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神秘巨星
东吴大学依然努力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大蛇事件
发布日期:2024-06-22 05:00    点击次数:131

 大蛇事件                             

厦大青年报总第205期

指导老师:陈怀锋 葛郝锐 王岩芳

主编:李辰

副主编:谢曦

执行主编:陈雅琪

美术主编:陈灿斌 杜梦怡

 

【头版】

责编:王谦

美编:廖思凡

校对:罗娅 顾志骋

新年献词

文/郭雅利

 回眸

每个时光的节点,都是岁月在提醒我们,是时候转身回眸,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整理,总结,反省,回忆。

2013是值得铭记的一年,我们生活的祖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政治生活发生颇多关键性变化。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指明方向,指导未来十年的重大决策。

除此之外,文化社会领域同样丰富多彩。可爱的大黄鸭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钢筋混凝土的灰色城市中,让我们重拾童年最柔软的回忆,单纯烂漫;《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互动节目,引发全社会关注,激发公民对于家庭教育的讨论热情……同时,一些新词也让我们眼前一亮,“正能量”、“中国梦”等等鼓舞着我们,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一个向上的社会,一个更有希望的时代。

2013年,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着;这一年,我们也与厦大一同分享时光,收获成长与感动。

1月,由我校研制成功的世界首支戊肝疫苗与“神九”飞天、“蛟龙”潜海等共同入围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月,在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最新综合排名中,厦门大学与中山大学一起并列第14名;3月,各个学院共同开展“学雷锋”活动,传递温暖与爱心;4月、5月,校第十次党代会回顾过往精彩并规划学校发展方向;6月、7月,由学校师生精心编排的《长征组歌》赴省外乃至国外演出并收获无数鲜花与掌声;9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建南大会堂为师生们做报告;10月,由方柏山老师和吴意珣老师带领的厦门大学2013-iGEM团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中第三度斩获金奖并获得赴美参加世界锦标赛资格,同时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Robocup公开赛中,由厦大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9名学子组成的2支参赛队伍又为我们捧回双冠;11月,我校辩论队不畏强敌,一路披荆斩棘,摘得国际大学生辩论赛桂冠。而这些,只是这一年来校园记事中的冰山一角。

2013,多了一圈年轮的我们,驻足回眸,走过的风景已成回忆,但回忆也是沉甸甸的财富,不曾远离。

2013级的同学离开了奋斗三年的高中,怀着对大学的憧憬,站在追逐梦想的新战场。2012、2011级的同学在熟悉大学生活后更加坚定目标,为着理想踏实的前行。2010级的学长姐们,恋恋不舍的凝视图书馆中的书籍,南强教学楼的桌椅,隧道出口盛开的木棉花。装点行囊,带着这一年收获的成熟与学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处在2013的岁末,我们该回眸生活,问问自己,这一年,我收获了什么。感谢自己,不断充实丰富生活,为理想奋进的身影,也别忘记那些一路陪你走过的伙伴。笑着告诉自己,这一年,我很好。

远眺

年轻的好处不仅是轻盈美好的梦想,耀眼闪亮的笑脸,更好的,在于我们拥有更多宝贵的时光。

2014,迎着新一年的曙光,让我们一起远眺。

我们从不怀疑,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会越来越好,处在这样环境中的同学们,心中又有哪些属于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公共事务学院何同学:“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继续朝着已确定的目标努力,多看些书,在专业学习上能有更大的进步。”医学院陈同学:“大一刚刚经历转系,从本部到翔安,在2014年希望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跟上同学们的步伐。”除了对于学业的关注,同学们对2014的期盼是丰富多维的,外文学院马同学:“希望在2014能找到心仪的男朋友。”海洋与地球学院赵同学:“期望着在2014年能找到好的实习机会,为找工作做好准备。”

在同学们的期许中,“新”字代表着我们的2014。新,就是放下负担,给自己一个鼓起勇气重新起航的机会。新,就是心怀希望,对不确定的未来仍有坚定的信心。新的一年,时光给了我们又一次机会,努力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遗憾自己没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新的一年沉下心来,读书思考,求知不辍;惋惜自己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的一年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机构,真诚待人,收获友谊。总之,2014年,年轻的我们不能辜负好时光。

要想在新的一年里收获,要从把握好这个春天开始。做一份新年计划,每个月,都要看到自己不断充实提高的步伐;每一天,都要用乐观面对新的挑战。认真对待每节课、每件事,微笑面对每个人。只要踏实走过,属于你我的2014就将是一个值得祝福感激的岁月。

向着太阳的方向,让我们一起抬眸远眺属于我们的未来。2014,心怀希望与梦想,让我们一同呐喊,这一年,我会更好。

 

交流生眼中的厦门大学

 文/蔡凉凉 陈芳怡 刘栏箭 刘钦鸿 王俊毅

导语:在东南海角一隅,厦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不过,取得更大进步,我们也需“跳出井底”,开拓视野,换个视角认识自己。厦青记者采访了多位来到厦大交流的外地同学,希望从他们的声音中找到厦大的另一面。

学风:体验不同的特色

    法学院的郭晓畅来自吉林大学,这个学期她申请了来到厦大做交流生。厦大法学院普遍采用小班化教学,一个班通常只有五十多个同学。这让她与之前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因为在吉林大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并且,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亲近,让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更多。

作为交流生中的“学霸”,张鑫对记者讲述了他对厦大教学方式的思考。他说,在厦大,每一门课都能有六七个老师同时开课,给学生很大的选择自由度,但这却受到考试的限制:“考试的命卷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针对自己所带的班级,针对自己授课内容而命制的,很难在考试方面体现学生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可以由各班老师单独出卷,这样既可以融入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又方便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教学特色发挥。

文化:感性诗意 关怀备至 

在张鑫眼中,厦大学生对生活保持积极而又平和的心态,待人阳光、热情。

“厦大的校园文化体现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与厦大独特的人文气息交相辉映。比如说厦大的咖啡文化做得特别好,它让咖啡从一种上层文化变为公民文化、自由文化,融入厦大人的学习、工作、生活。”

芙蓉隧道里的涂鸦也十分受他的喜爱:“让学生有个展现自己才能、展现自己观点的地方,也同样体现了厦大对每一个人、每一种观点的包容。”

“我来厦大的这些天里,看到最多的不是路上背着书包的同学行色匆匆地赶向教室、自习室、图书馆,而是慢慢推着单车,三三两两地行走、聊天。比起原先的大学,生活更加惬意。”来自重庆大学的周彦希说。“从学术方面来说,厦大的学术氛围偏向文科一点,少了理科工科的严谨刻板,却多了一些感性和诗意。”

厦大,还可以有哪些改善?

交流生也从一些方面指出了厦大的问题。来自贵州师范大学李文元指出了厦大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的弊端。“有的同学恰好有急事,可能会忘记在离开时刷卡,导致被记入黑名单。”他还热心地提出了解决建议:“我觉得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提醒机制来解决,比如在出口处放置醒目的告示牌,或者发短信通知忘记刷卡的同学,提醒他们及时刷卡。”

    交流生除了可以体验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学方式,更重要地在于体验不同学校的生活和特色。从其他学校的学生的眼中,会察觉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美,也更容易看到我们难以察觉的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在厦大的时光,善于利用这里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同时,也应当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

 

厦大交流生在台湾: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

文/蔡凉凉 陈芳怡 刘栏箭

导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厦青记者采访了三位曾经前往台湾高校交流的厦大学生,希望借助他们的眼睛一窥台湾同龄人的大学生活。

学习:压力同样巨大 

สล็อต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五年要修满180个学分,包括24个英美法必修学分,每一门课就是3分。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法学院的图书馆总是坐满了人。

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于小添曾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去台湾东吴大学交流。这里的学习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难度很大。课上用英文授课,案例也是全英文!”她说。她去的时候,刚好遇上毕业典礼,院长在毕业典礼上第一句话就是:“恭喜你们毕业了!”。于小添介绍说:“对于他们来说,毕业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人修不完那么多学分。”

尽管学业压力较大,东吴大学依然努力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有一门逻辑学课程,30个人左右的课,学生比较随意,可以不用举手直接回答问题,有时候会打断老师说一些自己想法,但老师却不介意。”于小添说。“如果同学从A扯到B,老师会从B再引到A,不会限制我们的思路,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某个角度思考。”

与大陆高校一样,台湾大学同样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据于小添介绍,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老师大多是退休大法官或者担任律所高级职位的人,会很有针对的讲课;在逢甲大学交流的田碧琪也说,她的老师曾联系某个逢甲的校友,让整个班的学生分组到他的公司参观,甚至帮助这个公司完成一部分市场调研工作。每个组每周都会上台做报告,接触的案例也会随着课堂进度而不断延伸。

台湾的老师更在意跟学生的互动,但课堂纪律却不是随意的,老师如果发现底下的学生有玩手机或是交头接耳的,会停下来并指出来。田碧琪的手机就曾被没收过,因为它上课的时候“不知趣”地响了。“他们更注重课堂的质量,注重有没有吸收和到底吸收了多少。”她告诉记者。

台湾的教学进度比大陆慢,大概在大陆上完一本书的课程的时间在台湾只有三四章,但上课的摄入程度会比大陆授课高很多。“我们在意的是学了多少东西,而他们更在意学得怎么样。”田碧琪说。

生活:人文关怀

东吴大学的“伏石蕨柜台”相当于大陆高校的宿舍管理处,由十几个大一学生组成,会帮忙处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如修门锁等,还会通过广播播放一些宿舍管理上的通知,定期打电话提醒同学更换冰箱中食物的标签以防止过期。

据于小添介绍,“小伏”还会在每个人生日的时候送上祝福卡片、手工饼干。宿舍一楼有会客厅、厨房、研习间等,大家可以一起看电视;厨房里有微波炉,烤箱,冰箱,“大家可以买来食材一起做饭,也更能促进感情。”

曾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的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李星雨认为台湾高校师生之间私人感情更深,老师对学生上课状态的要求也比较宽容。“在棒球比赛时,公共课的老师出去买回麦当劳等食物,和同学们一起看比赛,一位拿了四个博士学位的老师允许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可以吃东西。”

“在硬件设施方面,逢甲大学的建筑的设计在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在逢甲,几乎每栋楼都有电梯和残疾人通道。”田碧琪说。

学生:热爱生活 

台湾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与大陆高校有些不同。学生下午从一点开始上课,基本上从早上8:00到下午5:00,除了吃饭时间,学生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晚上则很少有课。

“在台湾,以我们的评价标准,爱玩的人会更多一点,他们更注重自己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田碧琪说。

李星雨对台湾学生的这种生活方式就很有感触。“台湾学生总能抽出时间再做一份兼职、再打一份工,充实自己学习之外的时间。很多人都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台湾学生喜欢骑机车,会骑二十分钟机车去市中心吃烧烤。“与我们比起来,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李星雨感叹道。

文化背景、基础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最终造就了台湾高校与厦大的不同。每所大学各有各的严谨之处,也有各自的自由开放之处。但我们也不必一味地推崇,也不应抱残守缺。而是在这种不同中找寻自我的定位,在交流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版】

责编:众越

美编:张莹 吴钰坤

校对:朱婧 黄惠祥

 

厦门大学——走过限游一周年

文/ 薛熙来 陈俊夫 赵艳丽

厦门大学自2012年12月7日起颁布“限游令”,周一到周五,每天只开放两个时段给游客入校参观,上课时间“闭门谢客”;旅行团禁止进校;除芙蓉餐厅三楼,海滨餐厅二楼外,其他餐厅不再接受现金消费。为了配套“限游令”,厦大还配备了“游客信息智能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如今,距离厦大限游令的颁布已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人们不禁好奇,限游令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厦大校园环境是否有了明显好转,限游令颁布后又是否带来了新的问题。让我们一探限游令的“前世今生”。

限游——共同的呼声

被称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的厦门大学,风景秀丽,后靠高山前临大海,学校两边各是著名的景点——南普陀寺和胡里山炮台。平日里就有很多周围的居民在校内游玩散步,每逢节假日更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享有盛誉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每到就餐时间,餐厅里就挤满了来来往往的游客,就餐时间结束后又留下一桌狼藉;芙蓉隧道里,随处可见观光的游客,听到相机“咔嚓”的声音;教室旁,也经常飘过游客的欢声笑语……化学化工学院的张同学就反映:“有时很多游客进校门,鲁迅纪念堂旁边的教室变得很吵,老师和同学们的思路很容易被打断。”同安、集美等靠近西村校门的教学楼内,黑板常常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诸如“XXX到此一游”等字几乎填满了黑板。同时,张同学也很担忧校园环境:“周末的时候游客较多,芙蓉湖上会出现很多塑料废物,瓜果纸屑都会漂在湖面上,如果学校里的天鹅吃了这些,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来自管理学院的庄同学说道:“芙蓉隧道里有很多很漂亮的涂鸦之前被有些素质不高的游客乱涂乱画,破坏了作品。”许多同学就为欣赏不到作品原先的模样而感到遗憾。

经济学院的李同学则谈到自己周末去图书馆的路上时所遇到的事。她才出芙蓉五的大门就有游客问她环岛路怎么走、芙蓉食堂怎么走等等问题,让她原本安静的心变得浮躁不少。到了图书馆,又看见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小孩和保安说想让小孩进图书馆熏陶一下厦大学子读书的氛围,在被拒绝后则直接向李同学借校园卡。李同学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婉拒了,毕竟“学校还是读书的地方,不是镁光灯横行之处”。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在校园里为游客指路是家常便饭,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很乐意做出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游客们要求租借校园卡的行为,大多数同学都表示“绝不同意”。

厦门大学凭借其书香的氛围和优美的环境赢得了许多人的赞美,吸引了许多关注的目光,这当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件事,由此也可以看到学校在建设学校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是相应地,在开放的同时,给师生带来的不便也不容忽视。并不是只有厦门大学有这样的情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有因樱花而备受游客喜爱的武汉大学……是否限游都一度成为这些大学的热门话题。

北京大学规定每日参观的游客不超过5000人;清华大学则规定在7月16日至8月14日的暑期游览高峰期,校园参观时间限定在8:30—16:30;武汉大学在3、4月份的樱花季,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团体参观必须提前预约,谢绝参观车辆入校,教学、科研、办公场所、学生宿舍、食堂将一律不对游人开放……随着限制游客出入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考虑到维护校园环境、保障学校安全的需要,2012年12月17日,厦门大学正式执行了新一轮“限游令”。

限游——改变不容忽视

限游的第二天,一张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在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村校门处,游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甚至一直延伸到了马路边。

对于这张照片,很多同学大呼“过瘾”,更有同学表示“终于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厦大人的‘特权’”。校内人员凭借校园卡进入校园,刚开始很多同学因为不适应而有些异议,但很快,这些异议也消失了。

对于游客而言,这种改变又意味着什么呢?在“限游令”刚颁布的那段时间,有很多游客表示学校的“限游令”发布有些突然,之前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被拒之门外,心里有些失落。

而在“限游令”实行一年后的今天,这种因不知道限游令而耽误行程的情况少了许多,游客排队也更加自觉。所有人,都在适应着这种改变。

记者询问了正在排队的游客对限游令的看法时,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位李阿姨说道:“学校其实应该要限游,如果一所大学涌进了过多的游客,学生就没有办法安下心来读书,老师也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讲课。”而另一位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的王先生则希望厦大周围不要有那么多的小摊小贩卖地图,“很影响秩序和校园环境,即使这是一种生存途径,但不应该在大学来卖”。

还有些游客比较重视隐私信息:“门口用身份证进校门可能会泄露我的个人信息,现在泄露信息的地方太多了,比如网络手机等等,我的信息已经被人卖了太多次,不想再来一次。”但是也有游客不是很担心,刘小姐就表示“并不担心,来外地旅行隐私问题不可避免,学校应该也会对此进行保密”。

保安是限游令的执行者,对于他们而言,改变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加直观。

一位中年保安说到,去年这时候,还没有开始限游,他们那时只是对于看上去可疑人员进行身份证等询问,其他人可能就是出去的时候登记一下,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去年12月17日后,他们又增加了新的工作:轮流在各个校门查学生证和游客信息。有时一些游客不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他们甚至还要担起劝解的任务。

在校内,一些改变也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着。

就餐时间的食堂不再那么拥挤,也更加清洁;上课时间也多了几分清净,少了几分喧哗……同时,随着限游令的颁布,校园的安全保障也更加坚固了。

 限游令——仍需完善

2013年上半年,在实行限游令约半年后,芙蓉隧道一度成为学校的焦点。

游客与在芙蓉隧道骑车的同学发生摩擦,孰是孰非已经说不清。为此,在芙蓉隧道两个入口处,学校分别设立了两个标志牌,标明芙蓉隧道是校内人员通行的场所。

而对于芙蓉隧道内的涂鸦被乱涂乱画的问题,校内同学自发形成了一个小组,通过募捐等方式筹备染料,尽最大的努力来复原涂鸦原本的样貌。同时,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保护隧道涂鸦的队伍。2011级艺术学院的赵同学就曾参加了这一次涂鸦复原活动,“刚开始只有我们几个人,但后来很多路过的同学也自发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并且她也注意到,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了游客的认可。“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没素质的。”她笑笑说。

然而,不和谐的现象依旧存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发现保安是凭借校园卡识别校内人员后,有些游客和商家动起了校园卡的心思。有些游客借口说自己是学生的亲友,校园周围的小摊贩甚至开始售卖“山寨”校园卡。十一期间,甚至出现了游客攀爬围墙进入校园的现象。但很快保安也颁布了新的措施,严格把守住校园的“门槛”。

限游令推行一周年以来,在不忘初衷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

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不仅仅是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校方选择了“限游”而非“禁游”,可以看出学校并非完全反对游客进校观光,限游实际上也是出于学校对游客的活动以及校园安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更好的管理的考虑。

但我们自己也需要反思,为何校园一定需要“限游令”才能守护?学术精神是否真的和校园开放有冲突?在国外,哈佛、剑桥、耶鲁等世界知名大学,更是全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每天也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并没有因此而“限游”。这也许需要游客和学校共同思考。

从学生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希望可以有一个宁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是身为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自身利益,弘扬厦大文化更是我们不应推卸的责任。而对于游客来说,慕名而来游玩厦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游客本身在寻求理解的同时,也应做到换位思考。毕竟剥去“最美大学”的外衣,它更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场所,是莘莘学子倾力维护的家园。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文/江舒晨 罗娅 覃怡 王希婷

最近,“学霸”又再度成为了同学们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奖学金评定中,许多学生凭借各自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学霸”。一说起“学霸”,大概都会想到“勤奋”、“刻苦”、“优秀”等词语。那么,“学霸”们究竟有什么不同?走近“学霸”,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并不是书呆子”

众所周知,奖学金的评判标准是综测排名,也就是说,在成绩占70%~80%的情况下,还会囊括文、体、科、艺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尤其还要求获奖同学必须参加过志愿活动或实践活动。

这就对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专注学习,还要善于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2012级经济学院的蔡同学作为校级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大家眼中同样是“学霸”级的人物。但是蔡同学的生活同样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整天埋在书堆里,三更灯火五更鸡,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蔡同学概括道:“我会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规律的作息;学习之余通过看看视频、听听音乐来适当地放松自己;在自己工作的部门里和大家一起努力,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的友谊。”

来自2012级人文学院的刘同学在上一个学年中取得全系第一的成绩,值得注目的是她年仅14岁,这让她戴上了“天才”的光环。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大家口中的“学霸”或者“天才”:“感觉学霸已经成了一个意味不明的词语,似乎只为了学习而活,类似书呆子。但我并不是那种整日埋在书山题海中的人。我会参加学生工作,会参加有益有趣的社团活动。我很喜欢看书,除了看专业要求的书,更多地会遵从自己的乐趣去看想看的书。”

参加各种院级和校级学生组织是许多同学在学习之外的选择。学生工作一方面可以锻炼个人的综合能力,一方面作为一种责任,势必会占用许多时间。这样以来,如何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梁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了厦大青年宣传中心秘书部的工作,在他看来“学生工作要参加,但是量要适度。参加太多对学习和学生工作两无益。在学生工作适量的情况下,我觉得学习和工作并不冲突,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学习需要专注”

2011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的黄同学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之一。不会刻意熬夜,也不会刻意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是她在学习上能够游刃有余的法宝。

对于究竟什么样的同学才能称之为“学霸”,一位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学长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学习成绩很好,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就是学霸。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面,将学习放在心上,对有关学习的一切信息都十分敏感和关注。当然,他们更有能力平衡好学生工作和学习,分配好时间,将事情做好做完。”

对于日常的学习安排,这位研究生学长从他自身的经验给出了一定建议:“我没有制定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太严格的约束反而会让自己感到压抑。早上我会根据是否有课来确定起床的时间,午休也一样,不过晚上十二点左右就得睡了,不然会对第二天的生活产生影响。平时我也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打闹闹玩耍,上上网、聊聊天。我的生活宗旨就是让生活尽量简单。”这样说来,成为学霸不是太轻松了吗?说到这儿,学长收住了笑:“你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注,认真,肯花时间。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学习,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全意。”

但无论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学习都会存在倦怠期。学长就对此深有所感:“低迷的状态有时候会持续好几天,这时我就会去打球,然后好好休息,会有那么一个转折点让我回归常态。大家不在状态也不用硬要去学习,白白耗费时间。”

对于本科时期的学习,学长最后总结道:“平庸和优秀一样,都是一种习惯。所以本科生同学千万不要认输,一旦认输很可能输掉四年。对大学生而言最根本的还是学习,只有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才能适应社会。

                      老师:态度很重要

谈及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来自人文学院中文系的杨玲老师说道:“还有少部分同学对待学习比较功利,只是为了混学分、混文凭,缺乏自主的学习意愿和能力。还有些同学为了蒙混过关,甚至在论文或考试中作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对于当下将大学看做自己学习的“终点”的这种想法,很多老师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邱志强老师就觉得“相比于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现在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确实不如以往”,但同时他也指出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课程开设缺乏趣味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纷纷将大学生活重心转移至学生工作、社会实践;诱惑的增加——手机等各种高科技产品使学生上课成为“低头族”;社会上掀起新的“读书无用论”,对部分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种种因素叠加,大学学习氛围的削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我们的任务,更是一种能力的考验,是思维的拓展。毕竟虽然存在种种干扰因素,依旧有很多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学习的意义。“学霸的养成,其实是一份学习热情的锻造,关键就一条——投入。这和感情一样,你投入越多越喜欢,投入越多回报越大,你的积极性也越大,于是,基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的纯粹的热爱也就慢慢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所谓日久生情是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辅导员蔡胜男老师这样总结。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对于2013级新生来说,这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所经历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对于其他年级的同学来说,这又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刻。

功夫非一日之成。杨玲老师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求知欲。如果对世界和人生有足够的好奇,就会努力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第三版】

责编:刘松楠

美编:龚晶 罗苏铭

校对:赵艳丽 周譞

 白衣天使——医学院的故事

 文/顾志骋 吴茜 沈荟卉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医学生看上去格外与众不同。他们年轻,但是大部分时间里都用白大褂罩住张扬的服饰。他们在食堂指着鸡腿,围在一起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你还记得内胫外腓吗?看看,这是内踝关节面……”他们看恐怖片的眼神中带了点学术探究的味道,窃窃私语着能根据什么特征判断变态杀人狂丢出来的是什么器官。他们调侃最多的地方是医学院的成伟楼A211,一屋子福尔马林的味道。还有深不可测的解剖学书,复杂的专用术语,都给医学生平添了几分不可捉摸的神秘感。

“在成为白衣天使之前,我们得在医学院里从白衣少年开始磨练。”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2012级李同学调侃道。在厦门大学,医学院分为护理、临床、中医三个系,就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生活。

临床:选择临床就是一种勇气

临床是医学院中课表排的最满的系。课业之繁重,背诵内容之杂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自习室,图书馆,他们的桌上永远堆着比别人高出半个头的书,每一本书都厚的像砖头——《临床医学》《诊断学》《预防医学》……他们有的人一学就是一整个晚上,甚至通宵。

在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大众对医生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相对应的,临床学生需要通过的考证也就越来越多。即使是以后当了医生,也会有段考,年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哪怕只有一次不通过,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影响都非常大。选择临床的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勇气,或许,当我们还在迷茫将来该何去何从时,他们早已下定决心,用手术刀划出生命的曲线,用白大褂践行救人的承诺。

医学院大三临床医学系的刘同学,是大二的时候从公共卫生学院转系过来的。“当时填报志愿时医学就是第一志愿,可是差了一分被第二志愿录取了。好在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院大一很多基础课程是相同的,所以大二转系过来很快就跟上了学习。”

在有的同学对医学这个名字充满畏惧,不愿吃苦时,却有一些人早已坚定了救死扶伤的道路。医学院大二临床医学系王同学笑笑说:“在高中的时候,我就萌生了要学医的念头。小的时候,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但是一直没有能力。后来我想,去当医生吧,这样我就更有能力来保护我的家人了。”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大多数医学生学医的初衷。而当学习的逐渐深入,这种对家人的爱护也慢慢地扩大为对所有病人的爱护。

而考虑到做医生的潜在风险——医患纠纷问题,大三刘同学显得很坦然:“先前医患关系恶劣引发的事件,让我觉得很遗憾也很难过,但是我不会害怕。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自己的病人,相信我可以让病人信任我。”

    是的,医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救人的知识,更是做人的知识。从他们握紧手术刀的那一刻起,他们稚嫩的肩上就多了担当与责任。

护理:就业心态很重要

如果说临床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繁重学习任务,那么护理学生更多是为日后就业而烦心。

护理系大一的陈同学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生,当初他填了医学院的志愿,就是奔着临床专业去的。然而由于分数问题,他被调剂到了护理系,这让他极度不满:“难道以后我就要做一个护士了吗?我不是说这个工作不体面,关键是我是一个男生啊,哪有男生去当护士的?”

而护理系大二的一位女同学同样为就业忧虑:“家里面总觉得女孩子去当护士就像给别人当丫鬟一样,伺候病人又脏又累,收入还不是很好。”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止她一人,也给很多护理系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为此,记者特地就护理系学生的就业心态采访了护理系的老师。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整个社会中对护士这一类的之夜都普遍存在着偏见,这种偏见导致现在的大学生不乐意从事于这种服务型的工作。实际上,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是的,护理系出来的学生,除了护士还有别的职业选择,如现在很流行的营养咨询师、健康顾问等,尤其是护理学生学到的知识对自己和家人也很有帮助。

所以,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端正好就业心态,消除自身对专业的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古今中西需融会贯通

整日的研究,厚重繁杂的古文书和各种连名字都听不懂的草药是中医给人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大二每周有35节课左右,学习的课程包括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等。然而,由于现在中西医在很多地方都是贯通的,所以如果要做一名好中医,必然需要掌握一些西医的知识,这无疑又再一次加重了中医学生的负担。

中医系2012级学生许洋认为中药学是中医的精髓所在,五六百味的中药他们至少要记住一两百味,包括那些中药所有的功效和应用等。而医学学生大多都是理科生,大量的背诵任务让他们很是头疼。尤其是那些古书籍——《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如果要从中找出精华内容并运用到现在的知识中去,比较高的文言文功底是学中医的必要装备。

中医系孙孝忠老师就担负着医古文必修课的教学任务。他引用著名医学家任应秋先生的话:“医古文是中医基础的基础”,告诉记者医古文对中医的重要性。“从古到今,中医医学大家的古文功底都是非常深的。下学期,我将开设一门校选课,叫《医古文阅读和欣赏》,开在翔安校区的人文社科大类。也就是说,翔安校区的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可以选的(包括医学院、药学院和公卫学院)。我相信这将有助于医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孙老师如是说。

正如大家所见,除却医学本身的诸多课程,中医还有额外的古文要求,这让中医系的学生很是苦恼。然而,中医生也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乐趣。中医系大一新生萧同学随身都带着一根针灸的针,而许洋更得意的则是当自己生病时,不慌不忙地跑去中药店抓几味药材,在药店营业员惊讶的眼神中离开药店。甚至在必要时她还可以给自己扎针放血,帮助身体恢复。

这些在部分年轻人的眼里可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选择了中医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中医系2012级王同学说:“刚开始学习中医是因为我爷爷就是一位老中医,我从小就对中医很感兴趣。现在掌握了中医方面的一些知识后,我把中医当成了一种责任。不仅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有关养生方面的短篇文章,我也习惯把看到的东西和自己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去和老师求证。”

而面对很多“打假斗士”对中医的质疑,中医系的师生表示了坦然。孙孝忠老师坚定地告诉记者:“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她的疗效,中药和针灸等治疗手段历久弥新,疗效确切。”对此,他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疾病→治疗→机理”的形成模式是中医有效的根本原因所在。先根据疾病摸索治病的药物和针灸等治法,有效了再总结机理,形成理论,因此中医文献浩繁,几千年不会被淘汰。而现代医学是“疾病→机理→治疗”模式,找不到细菌病毒,就不知道什么病,更无法用药,这导致了西药大多昙花一现,寿命短暂,没用多久就被淘汰,药房里很少有使用50年的药物。

最后,孙孝忠老师总结道:“我们之所以质疑中医,是因为中医的治病原理很复杂。目前全世界用现代科研方法研究中医,都是隔靴挠痒,不可能全弄清楚,一百年后也不会。等到完全弄清楚时,西医理论也会岌岌可危,很可能中医、西医都会灭亡,可能会有新的‘大同医学’来代替他们。”

 

做医生似乎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梦想,然而逐渐长大,很多人考虑就业的诸多因素后,都放弃了它。白衣天使的背后,是医学生们甘愿承受苦累,悬壶济世的热血心肠。“守得住那份本真,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是什么,时刻警醒自己,把持自我。”这样的简单的要求,在当今娱乐方式多样化,各种诱惑丛生的大学,恰恰是最难实现的。

 

描摹艺术人生

文/郝文菲

有人说,真羡慕艺术学院的学生,每天过得那么轻松。真的如此吗?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如何走上艺术这一条路的?他们平日里的学习安排又是怎么样的?他们对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想法?身为艺术生的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本文将通过对艺术学院同学及老师的采访和其他院校同学对艺术生的看法,还原艺术生们的真实世界。

他们热爱艺术

     艺术学院美术系大二学生刘同学在选择艺考之前,他的文化课分数比内蒙古本地的一本线高出一百多分。他认为“更多的人是真心喜欢艺术才来到这里”。在谈及未来时,刘同学并不迷茫,他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希望找到一份与环境设计有关的工作,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

“因为是自愿选择了美术,所以基本不会对专业课头大。”艺术学院美术系研一的小莲说。在她的宿舍墙上贴着自己喜欢的HELLO KITTY,她的目标就是创造出像HELLO KITTY这样全球知名的卡通形象。

厦大管弦专业的江同学说:“刚开始我其实并不喜欢学习音乐,接触时间一长,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小时候窗外的小伙伴在踢足球,他却在妈妈的督促下一遍又一遍的拉琴。他的妈妈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请来厦门爱乐乐团的萨克斯手教他,还经常带他去听各种音乐会。这在当年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压力,如今却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2010级多媒体专业的董同学现在校园广播站担任播音工作。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位职业艺术家或者家具设计师。为此,高中时他曾孤身一人到北京求学半年。谈及这段经历时,他十分怀念在地下室和一群追逐梦想的人谈天说地,在清华美院学生开的画室里学画画的场面,生活虽然艰辛却十分美好。如今顺利考上了厦门大学,但有时候他仍会怀念那段奋斗的时光,觉得现在的自己太安逸了,缺少追求,追求少了就容易颓废。

他们需要比我们更努力

来自艺术学院音乐系的蒋同学提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满是回忆:“我们的高中和其他同学大概很不一样。”据了解,平时,她白天需要上文化课,晚上找老师练习钢琴。到了艺考前期,为了能拿到理想的名次,几乎一个学期她都在外地奔波,向更好的老师学习音乐、参加考试。等她回来后,“已经明显感觉到和其他同学不在一个节奏上了”,这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焦躁和不适。

在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李同学眼中,“学艺术的人需要有创意,有时并不能全靠知识的学习”。青年画家方瑞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2009年,他潜心创作的《洋务运动之留美幼童》正是凭借独特的创意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广州画院前院长张绍城就这么评价他:“画家和画匠的区别,就在有没有创意。”

这也对艺术生们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专业技巧的提高,还需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灵感的眼睛或是耳朵,需要一个善于思考生活的头脑。来自2012级艺术学院的王同学就经常在课余时间旁听其他学院的课。“我们老师说,我们学艺术的更需要融会贯通,所以经常鼓励我们去听听其他系的课。”她笑着说。除此之外,采风也是他们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有时会去鼓浪屿,感受艺术的氛围。”王同学介绍,“有的人还会去台湾、云南等地,体验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风情。”

艺术生也会经常做一些具体的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而他们的学习方面也很广,因为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要求他们有多方面的技能,他们甚至还要参加工科类的金工实习。

                        他们面临挑战

对于艺术生们毕业后何去何从,很多老师都感到有些忧虑。来自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叶老师谈到:“就本专业来说,设计类的学生缺乏一个可以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对此,他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拿动画专业来说,大学理应与国内外的专业动画公司建立一个合作的实践基地,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际的项目获得专业上的锻炼和提高。而现在的绝大多数高校都缺乏一个同业界沟通的平台,教学仅仅是单一的教学,甚至一些教师自己都从来没有任何的业界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同时,叶老师还希望能改变现有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不要把单纯地让所有同学到教室上课当成了教学目的。真正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拥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不是培养听话的好孩子,而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具有探索能力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叶老师说。

    谈到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叶老师充满了期待:“这两届学生的整体印象,感觉比前面几届同学学习上要更为认真,当然这仅仅限于一种直观的感觉,可能未必准确。”他十分希望同们能够多看书,多思考,多质疑,在艺术的道路上可以越走越远。

 

 

                                                          

【第四版】

责编:林思思

美编:董颖

校对:刘钦鸿 沈荟卉

 

南方之强的闽南味道

文/朱婧 蔡凉凉 萧有智 苏雅霖

厦门大学地处福建闽南沿海地带。一如闽南文化,在海洋文明的开放中也蕴含着古老的传统,造就了一份独特的水乳交融,此与彼相得益彰。而这一份独特的味道,也深深地印刻进厦大校园的年轮里,向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莘莘学子吐露芳华。

语言篇

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语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保留着许多古代汉语语音现象,同时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远超我们想象。对于闽南人来说,用流利的闽南语与对方进行交流,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在共同的文化沃土中成长,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而不熟识它的人往往不知所云,因为它与普通话相去甚远。人文学院来自安徽的赵同学直言,“听不惯舍友的闽南口音。”

公共事务学院的陈同学来自泉州,对于闽南语,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身边的同学有的说闽南语难懂,有的说不好听,但我认为,闽南方言底蕴深厚,只要愿意去了解这样一种有声的文化,就会感受到它的特色与魅力。”他还谈到,同宿舍的同学对学习闽南语有极大的兴趣,应他们的要求,他常常在宿舍开展闽南语教学活动,因为这样的交流,既推广了闽南语,又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在校园中,我们不时能捕捉到这样一种独特的声音,它或出现在好友谈天中,或出现在路旁的广播中,默默地营造出一份厦大独有的闽南风情。

饮食篇

闽南人向来讲究饮食,因此也形成了独特的“食”文化。闽南风味小吃虽清淡却多滋,有着“怀念的味道”,即“古早味”。

在这个西方快餐文明盛行的时代,闽南的饮食却似乎始终坚守着一份执着。无论是庙会时供奉的红色龟裸、早起后一碗暖胃的面线糊,还是海边打捞后新鲜的海蛎煎、街角巷尾叫卖的土笋冻……都濡染着一方水土最古老的味道。

在厦大,闽南风味也格外受师生们的喜爱。在曾经的“厦大最受欢迎的食堂饭菜”评选中,勤业食堂的沙茶面就榜上有名。沙茶面就是典型的闽南面食,其中也蕴藏着闽南的独特文化。沙茶原本应读作“沙嗲”,在厦门方言中,“茶”与普通话的“嗲”谐音,再加上厦门饮茶成风,便顺口叫做“沙茶”。在如今寒冷的天气中,一碗热气腾腾的沙茶面,必定会在冬日带来一份温暖。除此之外,面线、扁食等等也给厦大的师生们带来味蕾的享受。

化学化工学院的郭同学用“原汁原味”这个词形容了第一次尝到闽南小吃时的感觉,“闽南小吃在外观上并不是太精致,但尝完让人回味。”这就是古朴的闽南风味,让厦大人吃出情味,吃出文化。

建筑篇

信步厦大校园,嘉庚建筑是一大亮点。西洋样式的楼,闽南风格的屋顶,恰到好处地诠释出闽南文化的开放与传统。每日徜徉在校园,对闽南建筑里红砖与斗拱那些事知晓了几分?在古代,红色建材只能用于宫殿、庙宇及帝王宗祠这一类建筑,本是“庶民不许”,却在闽南民间大量使用,这除了与闽南人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以及讲排场的乡风民风有关外,还由于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山高皇帝远”,加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特性,繁复多采的闽南飞檐、斗拱还有地区盛产的花岗岩相互交迸,这些使得闽南建筑别具一格。

与人文学院中文系刘子立老师聊到闽南建筑时,老师说道:“传统建筑代表的是中国人崇尚的伦理、礼法,但大拆大建后,可能只剩一个红砖屋是体现不出完整内涵的。”确实,现在许多传统建筑只剩下观赏用途,而缺乏精神内涵,来自台湾的陈同学就说,“回去老家时才有机会看到成片的三合院,熟悉的红砖,但大部分只是住着老人和小孩。”

闽南建筑,会不会终有一天只剩下回忆,成为一段美好的遗留?刘老师说:“校园环境文化应该成为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力量。”厦大学子从各地方来,同住在嘉庚建筑里,这里寄存着过往的回忆,或是与同窗的嬉笑打闹,或是与老师的学术探讨,或是……四载的时光,这里发生着似曾相识的故事,一块块历经岁月洗礼的红砖与一代代厦大人之间有着剪不断的情缘。

年俗篇

接近年末,厦门的许多饭店就会挂出“承办尾牙宴”的标志。尾牙宴,是闽南人——尤其是厦门为代表的居民辞旧迎新的一种表现。尾牙,即年末,人们通过尾牙宴进行家庭大聚会,表达在心理上对过去一年的告别以及对未来一年的美好企盼。通常,在尾牙宴过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闽南特色的除夕夜还保留着世代沿袭下来的庆贺习惯——敬拜天神。敬拜天神的过程是繁琐的,供奉物品的种类、数量,桌子摆放的方向等,都需要向年长辈咨询,并列下完整的清单。一代代的心口相传间,是闽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每至新年,对一些无法回家过年的同学,厦大会贴心地安排丰盛的宴席,校领导和老师会陪伴同学们一同享用,让每一个同学,即使在校内,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闽南文化早已渗透到校园的点点滴滴,为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们植下生命中最独特的记忆之花,岁月流金,花开不败。

 

闽南文化,一如海浪冲刷礁石,见证着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在潮汐涨落间开成一朵最美的浪花。嘉庚建筑中,白城海滩旁,南普陀的钟声里,南方之强也在吸收着闽南文化的营养。

 

【书评】互动栏目

自由在高处

                                                   文/郭雅利

很少有一本书,仅靠标题就能吸引我。而熊培云的这本《自由在高处》,便是很少中的一本。当我瞥见扉页“你即你自由”这五个字时,心中有些尘封已久的思考苏醒过来。在这个时代,我们娱乐,我们调侃,我们用选秀节目和日韩剧包裹着自己,用嬉笑掩饰着自己不愿深度思考的头脑。可总要有些人,要去探求琢磨那些晦涩艰难的问题,生活是什么?自由在哪里?熊培云无疑是其中一个。

这是一本集合了多篇时评与演讲稿的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国家与玫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自由与自救》阐述了作者对自由的理解,《演讲与独白》则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看法。

《国家与玫瑰》中熊培云对生活的崇尚令人动容。他说:“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生活的真面目在短时间内或许会被政治掩盖,被战争践踏。但当我们俯视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时,会发现唯生活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正像《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的“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书中通过讲述罗马军队和巴黎玫瑰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种不变的信念。即使大军压境,即使枪炮压倒了玫瑰,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人们一样可以尽享伊迪丝·皮阿芙《玫瑰人生》中的情爱,选择站在玫瑰一边。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时常听到有人把“着急”的“着”读成一声zhāo,这种读法是否妥当?谢谢。

帕特里克高喊着“不自由,毋宁死。”充满着热血的激情,像是高昂着头颅不向世俗低头的战士,凛冽而决绝。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有人说,这是妥协退让,有人说,这是逃避推卸。而我没有从中看到沉沦与放弃,相反的,我看到的是更大的希望与更理性的思考。希望在于,这不是鼓励个人为自由完全的牺牲与奉献,而是在追寻自由的路上不断前行。理性在于,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目标,给时代和自己一个不断改进的机会。 “不自由,仍可活”,活着创造自由,为心中不曾磨灭的理想而奋斗。你即你自由,你即你选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环境,在那里你有最大的自由裁量权。你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改变整个大社会环境,但是你仍可承担责任,积极行事。活着才是最大的自由,你默许自己一分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读过很多针砭时政的文章,或批判社会,或批判人性。他们威风凛凛,一手持长矛,一手握盾牌,想要击碎这时代所有的黑暗,期待有一束光突破层层阻碍,明晃晃的直击整个时代。他们嬉笑怒骂,严肃冷峻。李敖的《丑陋的中国人》,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都属此列。但熊培云的文笔,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

熊培云的文字有一种清明的力量,他让我们洞察生活的本质,我们必须面对所有的历史,而不仅是闪光的碎片。同时,我们仍该拥有一种近乎高贵的品性,即对明天永怀热忱与希望。他曾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熊培云的文字又有一种温暖的力量,他教会我们思想的可贵,我们要通过知识寻找解放,有理想的人都很寂寞,好在有书可读。但这种思想不是高高在上,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一种信念——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我手写我心。一个人能写什么样的文字,取决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向上的灵魂在他的笔尖下展示,他对自己说:“我永远无法容忍自己的闲适与堕落。30岁后,我仍将是勤苦向上的人。我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执一支笔,清秀隽永的文字记录的是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他的包容不仅体现在对时事的看法上,也体现在对人生的态度上。“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阳光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百花凋零,独自叹息。我希望自己目光明亮,明辨是非,但也知道每个人,由着一个渐次开放的环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我不憎恨,我的心中没有敌人。”这便是他的理想国。

我们从不为了批判而批判,建设才是一位时代写手最终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复制,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我们所处的时代,成为最好的时代。《自由在高处》以包容的温暖气息看待我们的时代,他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正生活在此处。那份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以及“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烂漫与纯朴久久感动着我。

措辞犀利、立意奇绝的文章如烈酒一般,刺激新颖,让人不禁大呼过瘾。而熊培云的文字更像是清水,温润明澈,却恰恰是身体中不可或缺的。我一直好奇他如何能有这样的包容度去看待我们生活的时代。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他的微博。“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几个字映入眼中,熊培云是带着一种佛教观念来记录生活的。宗教的力量常使我们心境悠远,看淡纷扰。书中说:“如果在一个广场,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就会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只要你站的够高,就会发现大地是星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仍需要深刻和严肃的思想家,站得更高,想得更深自由才能在高处。